那日在家整理旧物,不经意间,在箱子底部竟发现一叠保存得极为完整的信封。打开信封,那一张张泛黄的各式纸页,瞬间攫住了我的目光。有人曾言,岁月恰似流水,匆匆而逝。可于我而言,时光更如一个神秘的宝匣,其中装着无数浪漫而珍贵的回忆。
陕西关中平原,我的童年如淡雅的水墨画,悄然铺展于岁月长卷。那是一段至简至纯的时光,挑草成了每日放学后必做的“作业”。我提着草笼,边玩边行,一会儿草笼便已满满当当。夏日傍晚,我会将草笼置于河边,而后迫不及待地脱去衣裤跃入河中,与小伙伴嬉戏打闹。水花四溅,那清脆的笑声仿佛能穿透时光,在耳边久久回荡。
雨后的塬上,我们会兴致勃勃地去拾地软。那些小小的、柔软的绿色生命,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然后满心欢喜地将它们带回家中,晒干、清洗,再蒸成包子或是做成麻食。那滋味,即便今日,也是我留恋的美味。午后,我们蹲在门口的石墩上写作业,或是挤在一起看黑白电视。有一次,为了抢着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我们几个小伙伴差点打起来,最后还是大人出来调解,大家才又和好如初。
最喜欢帮爸爸买烟,每次都能多出几毛钱,刚好能买汽水。我会一路小跑着回家,迫不及待地打开汽水瓶,听着那“滋滋”的声音,幸福感油然而生。
最让我怀念的,是如今已然消失的忙假。一到收割的季节,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便立刻忙碌起来。忙假,那是农忙时节的特殊假期,我们纷纷回家,帮助大人们收割小麦,就连老师也会回家收割自家小麦。在那个机械化收割稀缺的年代,每个劳力都无比宝贵。拾小麦,更是成了这个忙假的重中之重。忙假过后,还要给学校交小麦。那时我总是期盼着父母能把秤称得高一点,好让老师验收时有面子。可父母却总是称得刚刚好,甚至有时还会少上一二两,我就会和父母置气。如今那些日子虽已远去,却在记忆中,永远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萦绕心间,挥之不去。
我感恩这个时代通讯的便利与及时,但同时,也无比怀念那个纸信传情的岁月。下笔前,左思右想;书写时,心无旁骛。每一句话无不彰显出书写之人的认真、慎重与细致。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斟酌,真实的文字、诚挚的情感跃然纸上,如同盛开的鲜花,绽放着温暖与美好。现在信息传递瞬间可达,却少了那份等待中的期待与深情。而那一封封手写的信件,承载着满满的情谊,让人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