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蒲城基地公司“师带徒”强技能促成长
发布时间:2023-02-27     作者:张晓     文章来源:蒲城基地公司     浏览量:1592   分享到: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师带徒”工作要求,激发新员工工作热情,促进新员工全面成长,蒲城基地公司挑选作风优、品质好、业务精的骨干作为新员工导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老带新”培训工作遍地开花。

1677479255620.png

润物无声,理论学习“攻于心”

“影响己烷中水分含量的原因有环境的湿度、取样针管的密闭性、进样量等……”“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滞系数降低,分子间的内聚力减少,流动性增强。我们化验室通过加热或者降温的方式将胶液粘度稳定在30±0.5℃范围内,给工艺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胶液粘度值……”在分析测试中心,徒弟王雨霜对师傅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

为保证“师带徒”理论学习出成果、有效果,蒲城基地公司要求理论学习不仅局限于看过、学过,而是做到“走心”。为了让每一名徒弟将学过的知识点“烂熟于心”。根据公司相关要求为徒弟千挑万选定师傅,搭建教育平台,让师傅针对每位徒弟的短板、弱项,制定有针对性的详细培训计划,将“我想让你学什么”变为“你需要什么就让你学什么”。同时在传统教学“师傅讲徒弟听”的模式上,创新教学方式,让师傅与徒弟进行“角色互换”,师傅针对徒弟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指导,确保每位徒弟将所学牢记于心、熟记于脑。

通过创新培训模式,为员工成长成才打通了“绿色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效率,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成长的“快车道”。

身躬力行,实操演练“见真功”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讲授形式改变促进了一线员工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但“理论与实际是有一定差距的”,只有理论知识“补给”让新员工无法在先进的分析仪器上大展身手。

针对补齐实操短板,在新进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中,让新老员工对同一个样品同时进行分析操作,分析过程中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在一旁讲解操作要点,并将新老员工最终的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对新员工分析出的结果误差大的,老员工在旁指导,现场指出误差来源,纠正容易引起结果误差的操作,提炼出操作要点、难点,并要求新员工反复练习,从而提升实操技能。

此举不仅加强了新老员工在实际分析操作中的技能交流,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还对日常分析质量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提升了全体员工业务技能“硬功夫”。

理论结合实际,让“师带徒”工作,帮出了真本领,带出了好作风,徒弟取得了“真经”,师傅也借此时机“温故知新”。接下来,蒲城基地公司将持续开展该项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培训模式,为公司培养理论基础优良,操作技能过硬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