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积月累东西堆积如山的时候,我渴望所有东西能规整有序,于是在网络上搜索整理小技巧,偶然了解到“断舍离”、“囤积癖”这两个词。
“断舍离”一词来自于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书籍《断舍离》。它强调立足当下,通过整理外物,梳理自己与外物的关系,脱离对于物品的执念,保持自己在这个纷乱世界中的独立。
“囤积癖”这个词来自于心理学上的一种疾病,是指过度性的收购或收集某种东西,即使这种东西在外人看来是毫无价值的。严重时这种收集欲望可能会影响生活。他们渴望通过对外物的掌控来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及自我表达。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或许没有网络上的典型囤积癖那么严重,但或多或少都会有这么一些心理,“整理物品时,这个东西看起来还有用,要不先留着?”,“买东西时,这个东西总归能用到,要不先囤着”。这些心理其实特别影响家中的物品秩序和干净整洁,或许我们自己也明白:有些东西放时间长了,就会忘到脑后;之前不曾使用的东西,以后使用的频率也不会高;每年都有购物大促,这次不买下次买也来得及。但是囤积东西时,因为获得,会带来一种充实与满足感。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我们渴望通过这些东西,去证明自己与社会的联系,证明还没有被时代抛弃,证明自己还是有底气,还是有东西可以依靠的。
信息时代面对爆炸般的各类讯息也是如此,我们渴望获取更多新颖的、奇特的信息,所以在刷抖音或者公众号时,手指会不由自主的下滑,渴望着下条信息能带来更多的感官愉悦刺激。
但是我们都忘却了,房间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舍不得放弃的物品会侵占有用的空间,使家里变得杂乱,舍不得放弃浏览各种信息,会分散我们的精力,让精神变得懒惰懈怠。一切物体只有使用起来才能发挥价值,而囤积着不用的物品与信息只会不断消耗我们现有的资源和能量。
或许我们都应该慢下来,断舍离,舍弃那些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东西,离开那些只能带来一时快乐的无聊信息。梳理自己与所有物品的关系,梳理自己与所有信息的关系,去思考,去读书,去外面走走看看,去与身边的人热情交流。能合理使用减法、加法,做好人生的数学题。
古人云“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愿我们都能卸下负重,轻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