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天的最后一缕残阳被夜色抹去,夜幕缓缓落下,各化工装置的照明灯陆陆续续亮了起来。远远望去,能看到现场三个人忙碌的身影。走近细看,他们戴着白色安全帽,身穿深蓝色工服,戴着3M防毒口罩,手里拿着巡检夹,裤兜里还揣着一个测温枪,装备齐整,迈着熟悉的步伐在装置间行走。时而弯腰仔细检查设备,时而起身认真记录数据。不慌不忙从一楼到五楼,就像母亲在看她的孩子,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如果看到或听到异常状况,都会停滞不前,细心观察讨论,直到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完成,才会松一口气。每间隔一小时,你都能看到这样的身影在装置区间有规律的穿行。
夜晚的车间,当微风吹过控制室旁边的小草,犹如绿色跳舞的精灵在鼓励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坚韧不拔,正是“化工人”对待复杂的试验难题的坚持不懈。亮如白昼的钢架结构厂房雄伟矗立,犹如一座铁巨人。踩在由红砖铺成的小道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看起来铮明瓦亮的设备――离心机;同时顺着“嗡嗡嗡”的声音看去,矗立在装置东边的导热油炉,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继续走到楼梯口,这时对讲机里传来“现场3.4.5.6取样”,一个戴着防毒面具的操作工,手里提着四个取样瓶,半面罩下露出炯炯有神的眼睛,半蹲在取样桶旁边,开始排液,清理三遍取样瓶,每一个动作都看起来那么专业,取样完成后,拿着自己的“战利品”走向分析室。
装置的正中间是反应釜,顺着反应釜向上看,有个蓝色的彩钢房会让你好奇,走近才发现它就是加固体原料的场所,两名员工正在从一楼向五楼转移固体原料,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灯光下,他们穿着单薄的秋装站在依旧有寒意的现场,晶莹的汗珠还是一滴滴落在地上。
抬头远眺天边,微露出像鱼儿肚皮一样的蛋白,云彩赶集似的聚集在天边,由墨染彩,浸出淡淡的红色。几个化工人已经在打扫现场的卫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