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新闻
不负韶华 让青春在战疫复工中闪耀
发布时间:2020-04-13     作者:梁浩     文章来源:华州分公司     浏览量:1176   分享到:

2020年已经过去三个月,令人担忧的新冠肺炎疫情、陪伴很多青年度过青春的篮球偶像科比的意外去世等事件,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世界。部分网友戏称,一定是2020年的打开方式不对,希望“重启”2020年,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

当然,“重启”2020只是一种幻想,我们所经历的也并不是梦境,当我们通过互联网不同的途径,看到很多感动瞬间和感人事迹,那些最美的逆行者、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医务人员,在疫情面前,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战,挺身而出,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不仅用责任和担当践行了白衣天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而且带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成为新时代的偶像。

值此“学雷锋纪念日”第57周年之际,华州分公司在学雷锋活动月期间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青春共同战‘疫’”主题实践活动,助力公司全面复工复产。分公司化工二车间车间迅速响应公司的活动,结合实际组织成立以车间副主任梁浩为队长的团员青年突击队,主要聚焦 “复工”这一主线,组织动员突击队员立足岗位,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中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二月底,人员分批陆续返厂,车间克服复工人员人数较少的困难,按照原始开车的程序展开复工准备工作。对节前改造、检修过的设备重点调试,如:高压反应釜进行二氧化碳气密,重结晶釜搅拌器正反转、不同液位负荷下运行调试。同时,对离心机、干燥机、真空泵、导热油炉、尾气吸附器等大型重要设备进行了空载调试,确认设备的完好率,以确保复工的顺利、稳定进行提供保障。

经过去年的试验运行,困扰1,2,3-三甲氧基苯装置的难题之一是反应釜温度达不到工艺指标,反应一次需要20多个小时,严重限制了反应釜的负荷,不能达到设计的负荷。201912月按照分公司、课题组和车间负责人专题会形成的方案,对反应釜导热油盘管进行了改造,所以在节后的第一釜带料调试时,都满怀期待的观察改造后的效果,但没有惊喜出现,反应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好转。第一釜带料调试结束后,团员青年突击队长梁浩陷入沉思,就目前的操作条件仔细分析还有无可改进的变量。经过慎重的考虑,进行第二釜带料调试时,课题组长薛其才坐镇,梁浩全程指挥和亲自操作,分别从搅拌器、导热油两方面入手进行尝试,随着反应过程的推进,惊喜的发现调整的效果显现,对比之前反应釜放空后,温度就开始下降的情况,此次试验随着反应釜放空后,反应温度降幅较小,接近温度指标,且反应过程平稳。最终通过对反应液的检测发现,到反应结束的整个反应的时间竟比之前缩短一半时间,课题组与车间人员喜出望外,圆满的解决了反应时间长,不能达到设计负荷的情况,为后续进行标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我所知,很多科研工作者,在研发工艺路线的时候,都对结晶环节不“感冒”,那是因为在结晶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设备管道容易堵塞、晶体粒度的大小不可控、各批次结晶产物的稳定性不一致,以及后续的离心、干燥环节的不稳定性等。使得每一批物料的结晶、离心、干燥过程中都出现不一样的情况,进而导致流程不顺畅,工艺操作不稳定,产品质量、收率不稳定等情形。复工前,车间针对前期运行出现的问题,对重结晶釜的搅拌器、温度测点、离心机母液缓冲罐进行了改造。复工后,共进行8批次的结晶、离心、干燥程序,前4次的稳定性较差,突击队检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集思广益,向化工所精细化学品课题组提出改进建议,终于解决了重结晶釜降温速率过慢、粗产品粘壁、放料堵塞等问题,使得结晶、离心、干燥程序工艺过程稳定,各环节都不会因为各种问题而耽搁进程及时间。在车间与课题组共同努力下,不断的改进和总结,目前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和方法,最后进行结晶的4批次产品无论收率还是产品纯度都相当稳定,圆满的解决了另一个困扰1,2,3-三甲氧基苯装置的难题。

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车间与课题组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公司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功的解决了困扰1,2,3-三甲氧基苯项目最重要、最核心的两大问题,为后续按照年度计划进行168小时连续运行考核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团员青年突击队全体队员以雷锋精神、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榜样,立足岗位,在确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为解决试验和试生产遇到的瓶颈提供自己的智慧,为分公司、研究院的发展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做出积极贡献。